来源:景观设计师发布时间:2015-12-07 15:07:41点击次数:395
庭院设计的是否成功,不是取决于庭园的大小,也不在于成本的高低,而是取决于这个庭园是否能够给主人以亲近的感觉,是否能让主人感到身心愉悦。本文就当代私家庭院的主题营造进行一番探讨。
一、庭院
建筑物前后左右或被建筑物包围的场地称为庭院,包括宾馆、商业区、居住区、厂房等。在庭院中经过规划后种植花果蔬菜,或相应地添置设备和营造有观赏价值的小品、建筑等美化环境,供游览、休息之用的,称为庭园。而庭院内专门栽植、摆设、布置花卉的,只能称为花园。狭义的庭园是指低层住宅内外、多层和高层居住小区中以及大型公共建筑室内外相对独立设置的园林。
二、主题营造在当代私家庭院设计中的意义
城市人对自然通常有着十分强烈的向往。然而因为城市发展的需求,大面积的自然景观不能存在于城市之中,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退而求其次,把目光转向了生活中的景观园林。因此庭院的景观设计既可以满足城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又可以为生活增加更多情趣。然而庭院的设计,必须要实现文化与功用的高度统一。现代庭院由于所处的位置与功能不同,趋向于多元化,庭院在设计时不但要对它的功能加以考虑,更重要的是还要使其鲜明的个性特征显现出来。庭院景观寄托了人们对自然的向往与渴望,所以在设计上必须要与自然相融合,使人们能真正有与自然亲近的感觉,而且每个庭院都应该体现出户主的性格,与建筑本身的风格相一致,也就是说每个庭院有应该有自己的主题。
三、私家庭院建设的现状
1、私家庭院设计师的现状。设计与环境脱节、设计与施工脱节、设计师缺乏对植物素材习性的熟悉和把握以及对植物后期生长的预见性。
2、私家庭院的现状。因为我国各城市的园林局和绿化主管部门,是以指导城市公共绿地绿化、公园建设及其养护为主业,国家投资其中的项目小到几十万大到上千万,是大多数专业园林公司所乐此不倦参与投标追逐的目标。然而伴随国家对小城镇建设持续发展的推进,家园环境中的家居庭院建设,当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私家庭院的建设,主要为苗圃种植户老板和普通花工,因为苗木种植户和花工缺乏专业的设计知识,再加上业主对设计的重视度不够,又缺乏相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造成很多庭院中地貌造型处理的不科学,花园积水成涝、树木或选种不适,生长不良、或疏密不当,影响采光、水系循环不合理,死水一潭、或浇灌系统设置不规范,使用不便,难于维修、园路不畅,行走别扭、或后期难于养护管理,面目全非等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设计极为奢侈:动辄就是花岗石、大理石材料的侧石、台阶、地面铺装、水池,喷泉,不锈钢栏杆等等,花下林间呈现出一种暴富的浮躁现象,看起来是高档实则俗气的设计,同时给庭院业主带来烦恼和不知所措。
四、私家庭院的特点
私家庭院属于非公众化的,从公共景观中分离出来,主要强调的是私有性和私密性,充分体现个人情趣,主要凸显个人的文化品味和生活情趣。私家庭园设计的研究方向是较为独立的。在艺术布局上追求小、巧、精、细,突出小中见大的视觉效果。例如在日本,常见一些住宅只有4~5平米见方的狭小院落,却营造得有石有草,有树有水,有些还设计成立体花园,展现出既精美、秀雅又丰富的景观效果。
五、私家庭院的设计
1、对场地的理解,尊重场地的肌理。对场地的理解主要有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环境是远山近水、周边视线等,内环境是建筑风格、室内装饰风格,对其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进行分析,这是设计师扑捉灵感、确定设计风格和造园布局手法取向的基础;始终要把庭园看作是建筑的一部分,是室内装饰的外延,在庭园中或多或少要看到建筑和室内装饰的元素,这是对庭园设计整体把握的重点。
尊重场地的肌理是深入现场,详细观察分析现场,对庭院地形地貌、原有植物的品种及分布、裸露的岩石的风貌、原有地下水系状况等等进行解读。当前,我国小城镇建设和小区建设的不断发展,大部分业主在购买住宅时,庭院已完成施工。所以,改造庭院较为普遍,通常情况下设计师是全盘否定原有状况,进行全新设计,这其实很不妥。所谓“改园更比改诗难”也,设计师只有充分的了解原有植物及现场中的各类材料,反复推敲周边环境,才可能对原地形地貌生态的延续和植物加以巧妙运用,也只有这样才可以使设计师化平淡为神奇的个性创意得以体现。
2、沟通主人的文化背景,尊重主人的习俗信仰。私家庭园的主要消费群体,大部分是中年以上的人群,基于所处的时代背景,大部分人都有传统的风水意识,这种成活于民间和人们心中的一种通俗信仰,作为景观设计师应该尊重它。只有这样才能理解他们想要在什么地方有一个水池,什么地方要有几棵树的想法。
3、了解住宅的室内布置,对应室内的观赏视线和功能需要,设置室外景观,增添室内观赏情趣。这点常被设计师忽视。例如庭园地面是临池喝茶的空间,要是正对着楼上书房、卧室的落地窗或阳台、露台,为了防止地上和楼上的两处私密空间在视线上相互干扰,可在喝茶处设置花架或密植竹林等障景手段来解决问题。
六、庭院设计的几大主题风格以及各个风格的元素和特点
(一)中式庭院泼墨山水
特点:浑然天成 幽远空灵
设计理念:中国园林把建筑、山水、植物巧妙地融为一体,运用自然条件在有限的空间范围里,对大自然中的美景进行模拟,经过加工提炼,对自然美与人工美进行了统一,营造出了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另一方面,我国的古典园林中尤其注重寓情于景,寓义于物。人们把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都看成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一种象征。
必备元素:假山、流水、翠竹
然而近些年“新中式”景观设计风格也逐渐走向成熟并被大众所青睐。“新中式”是传统中国文化与现代时尚元素在时间长河里的邂逅,以内敛沉稳的传统文化为出发点,融入现代设计语言,为现代空间注入凝练唯美的中国古典情韵,它不是纯粹的元素堆砌,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将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结合在一起,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来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景观,让传统艺术在当今社会得到合适体现,让使用者感受到浩瀚无垠的传统文化。“新中式”景观设计是目前把中国传统风格揉进现代时尚元素的一种流行趋势。 这种风格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又体现了时代特色,突破了中国传统风格中沉稳有余,活泼不足等常见的弊端。其特点是常常使用传统的造园手法、运用中国传统韵味的色彩、中国传统的图案符号、植物空间的营造等来打造具有中国韵味的现代景观空间。
(二)日式庭院洗练素描
特点:简练而精于细节
设计理念:日本庭院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可以说也是中式庭院中的一个精巧的微缩版本,日式庭院最精彩的地方是细节上的处理。除此之外,因为日本是一个岛国,这样的地理特征使它具备了独特的自然景观,比较单纯和凝练。禅宗思想与日本枯山水庭园应用十分单纯的材料和简练的手法,创建禅寺园林,将日本的枯山水庭园推向纯净、抽象的极致。
必备元素:碎石、残木、青苔
(三)欧洲庭园的风格
1、意式庭院神话雕塑
特点:台地式雕塑喷泉
设计理念: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在郊外建造了别墅园林,它继承了古代罗马人园林的特点,运用了规划式布局突出轴线。因为意大利半岛三面濒海,山地丘陵比较多,所以其园林建设在斜坡上。在沿着山坡引出的一条中轴线上,开辟了一层层的台地、喷泉、雕像等,植物使用黄杨或柏树组成花纹图案树坛,少用鲜花而突出常绿树。
必备元素:雕塑、喷泉、台阶水瀑
2、法式花园规整的恢宏
特点:规整对称、华贵
设计理念:法国园林深受意大利规整式台地造园艺术的影响,也有了台地式园林布局,剪树植坛,建设了果盘式的喷泉。然而法国地势平坦,在园林的规模布局上,显现的更加宏大和华丽。
必备元素:水池、喷泉、台阶、雕像
3、英式花园文明的自然
特点:天然的图画
设计理念:突出园林外景物的自然融合,把花园布置得貌似大自然的一部分。十八世纪后半期,这种园林形式进一步发展成了图画式花园,基本原则是“自然天成”,不管是曲折多变的道路,或者是变化无穷的池岸,都需要天然朴野的图画式花园。园林支配建筑,建筑成了园林的附加景物。
必备元素:日晷、藤架、坐椅
4、美式庭院豪放油画
特点:大气、浪漫
设计理念:美国的先民们从遥远的欧洲来到这块新天地,为了逃避欧洲的腐败堕落,在没有欧洲封建的宗教和制度的种种束缚下,去开拓一片崭新的世界。他们在这片广阔的天地间获得了最大的自由释放。面对整片荒野,他们感受到原始自然的神秘博大,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憾。自然的纯真、朴实、充 满活力的个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力,造就美国充满了自由、奔放的天性。
必备元素:草坪、灌木、鲜花
5、德式庭院精巧版画
特点:人为痕迹重,突出线条和设计
设计理念:在德意志民族的性格里好像有种大森林的气质:深沉、内向、稳重和静穆。歌德曾说过:德意志人就个体而言十分理智,而整体却经常迷路。理性主义、思辨精神和严谨而秩序,这已经成为德意志民族精神中的一部分。从20世纪初的包豪斯学派到后来的现代主义运动,我们都能清晰而深切地体会到 德国理性主义的力量。
必备元素:修剪、设计、搭配
七、庭院风格的选择
除了个人的喜好外,做什么风格的庭院主要受地形、建筑、家庭成员等方面的限制。当你对场地进行测量和分析时,你会发现,场地的独特性已经预示了庭园的风格,通常而言,不规则的场地更适合做中式,尤其是“L”形、“回”字形、“凵”形的庭院,中式风格的移步换景手法能营造出“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意境。小而方的庭院更适合做日式庭园,大而方且建筑居中的庭院用欧式更好。
结语
当前私家庭院的设计营造已经脱离了城市化建设的公共景观,它更具私密性。所以,私家庭院的设计营造有着其独特的研究方向。当前人们迫切的希望通过美化庭院来实现自己对于高雅环境的需求,因此庭院景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