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香港文汇报发布时间:2016-02-23 11:38:10点击次数:635
《园冶》是一部旷世奇书。为什么这样说呢?原因是古代学术经典虽浩如烟海,但园林建筑专著恐怕只此一家。《园冶》的作者是计成,一切可从他说起。或问:计成何许人也?答曰:计成在生时没有显赫的声名,身后更寂寂无闻,在中国被人遗忘将近三百年。关于他的生平与创作,全赖前辈学者多番稽考,我们今天方可谓略知一二。
计成,字无否,明代人,生于万历十年,祖居苏州吴江同里会川桥。与他同时代的造园家,有名震天下的松江华亭人张涟。根据计成《园冶.自序》,他年轻时善于绘画,师法五代山水宗匠关仝、荆浩的笔意,并且小有名气。计成喜欢新鲜事物,离家外游,足迹远及燕、楚,中年时回到江苏,定居于润州(今镇江)。润州风景优美,当地常有人在园林中以巧石叠假山。计成看后,颇不以为然,批评那些假山形态过于做作,不及真山自然可爱。旁人挑战他:“君能之乎?”计成于是垒一石壁作回应。见过的人都钦佩地称好。这件事不胫而走。恰进士吴玄(字又予)在晋陵(今江苏常州武进)城东购得元朝故园一处,方圆十五亩,他计划用其中十亩盖住宅,余下的五亩仿效北宋司马光造独乐园,乃慕名请计成为他主持。计成因地制宜,“掇石而高……搜土而下,合乔木参差山腰,蟠根嵌石,宛若画意,依水而上,构亭台错落池面,篆壑飞廊,想出意外”。完工后,吴玄非常开心,认为此园“从进而出,计步仅四里,自得谓江南之胜,惟吾独收矣”。计成亦藉造园得以抒发胸中情怀,而沾沾自喜(今人为方便研究,或称此园“东第园”)。不久,中翰汪士衡(字机)请计成在銮江(今江苏江都)城西筑“寤园”。园成,名噪一时。园内有“篆云廊”,它“随形而弯,依势而曲,或蟠山腰,或穷水际,通花渡壑,蜿蜒无尽”。清康熙《仪真县志.名迹》记载:“西园,在新济桥,中书汪机置。园内高岩曲水,极亭台之胜,名公题咏甚多。”所言西园,或即寤园。
计成在造园之余,将学识、经验及见解总结为一书,初名《园牧》。时有进士曹履吉(字符甫)来江都访汪士衡,汪在寤园招待曹,约计成相陪。曹元甫对寤园很欣赏,询问计成到底用了什么方法,可将关仝、荆浩的画境实现成真?计成遂呈著作手稿于客。曹元甫过目,脱口而出:“此乃前无古人的开创,称牧虽不失谦虚,称冶却当之无愧!”计成终于崇祯甲戌年将书付印,更名《园冶》,时年五十有三。他在书尾〈自识〉中表示,欲将书传给两个儿子计长生、计长吉,希望他们能有一技之长,可以谋生糊口。《园冶》由郑元勋题词,阮大铖作序。
江都进士郑元勋(字超宗)在〈题词〉中写道:“予卜筑城南,芦汀柳岸之间,仅广十笏,经无否略为区画,别现灵幽。”故计成应曾替郑元勋在扬州规划“影园”。郑氏另在《影园自记》中叙述:“是役八月粗具,经年而竣。尽翻陈格,庶几有朴野之致。又以吴友计无否善解人意,意之所向,指挥匠石,百不一失,故无毁画之恨。”影园乃一代名园,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城西录》载:“影园在湖中长屿上。古渡禅林之北。旁为郑氏忠义两先生祠。嗣祀郑超宗、赞可二公。园为超宗所建。园之以影名者。董其昌以园之柳影水影山影而名之也。……崇祯壬申。其昌过扬州,与公论六法。值公卜筑城南废园。其昌为书影园额。营造逾十数年而成。
太常少卿阮大铖(字集之)在〈冶序〉中称计成“人最质直,臆绝灵奇,侬气客习,对之而尽。所为诗画,甚如其人”。他写有《计无否理石兼阅其诗》,云:“无否东南秀,其人即幽石。一起江山寤,独创烟霞格。缩地自瀛壶,移情就寒碧。精卫服麾呼,祖龙逊鞭策。有时理清咏,秋兰吐芳泽。静意莹心神,逸响越畴昔。露坐虫声间,与君共闲夕。弄琴复衔觞,悠然林月白。”诗中“一起江山寤”的寤,指寤园。
不过,《园冶》问世后,长期明珠投暗,并没有立刻对中国造园生成涟漪,清代只有李渔在《闲情偶寄.女墙》一文中提及它。计成亦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营造学社创办人朱启钤,在日本发现《园冶》抄本(在日被称作《夺天工》),他被深深吸引,随之在北京图书馆找到明喜咏轩丛书刻本《园冶》残卷,以及从日本东京《内阁文库》找到库藏明安庆阮氏刻本《园冶》,将三者对照整理,并于一九三二年由学社出版《园冶三卷》,使其光芒重现。当前已有陈植着《园冶注释》和张家骥着《园冶全释》等多种研究。有人推测,《园冶》饱受国人冷落,原因或与明末战乱,或与阮大铖作序有关。盖阮大铖最后弃明降清,为汉族文人所不齿,故殃及池鱼。
《园冶》是一部罕见的古代设计学术专着,它运用了分类方法,深入探讨造园的理论和实践,全书合兴造论、园说、相地、立基、装折、屋宇、栏杆、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等十三篇,涉及造园各个方面,很有系统。首篇〈兴造论〉,语出惊人,大胆提倡以设计师主导造园活动,这跟以往依靠主人或匠人的悠久传统有天壤之别。因此计成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开肯定设计师地位的人。计成为何这般强调设计师呢?原来他认为优秀的园林,必须符合“体宜因借”四大标准,而要达到要求,只有深悟个中三昧的专家,才能做得到。所以他这样写道:“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愈非匠作可为,亦非主人所能自主者,须求得人……。”得人指有心得的人。计成的确与众不同,观点独特!次篇〈园说〉,道破园林所追求的境界,即是文人理想中的山水之乐、自然之美。末篇〈借景〉,是全书菁华所在,若用另一种说法,即借景是计成的拿手好戏。他写道:“夫借景,林园之最要者也。如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
《园冶》基本上采用四六骈文体裁,措辞优美,行文潇洒,字里行间充满诗情画意,其文学成就可圈可点,特别是〈借景〉一篇,即便与文豪手笔相比,亦不逊色。试看:“构园无格,借景有因。……高原极望,远岫环屏,堂开淑气侵人,门引春流到泽。……扫径护兰芽,分香幽室;卷帘邀燕子,闲剪轻风。……山容蔼蔼,行云故落凭栏;水面鳞鳞,爽气觉来欹枕。南轩寄傲,北牖虚阴,半窗碧隐蕉桐,环堵翠延萝薜。俯流玩月,坐石品泉。苎衣不耐凉新,池荷香绾;梧叶忽惊秋落,虫草鸣幽。”
若将《园冶》誉为中国园林建筑经典,相信反对的人不多。事缘《园冶》对当代中国园林影响深远,书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八字真言,早已被造园家们奉为最高的美学原则。计成如泉下有知,当倍感欣慰。最后,套用一句禅林机锋,结束本文:未读园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初读园冶,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读罢园冶,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
欢迎大家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爱淘苗电商平台】微信号并留言。
大量苗木采购单、最新鲜新闻资讯尽在爱淘苗公众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