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688-778 全国服务热线 专业苗木平台 做更真实的苗木平台 100%免佣采购 随时随地抢优惠苗木
  • 关于爱淘苗在职地推人员官网公示的声明
    尊敬的爱淘苗客户: 为维护我司合法权益,保护合作客户利益,我公司就官网中在职地推人员信息公示做如下声明: 1、我司在全国各地区的在职地推人员在公司官网中“地推团队”中均有展示,未展示的地推人员均为冒充,在职地推人员均佩戴爱淘苗工牌和旗子。 2、对任何冒充我司在职员工,以我司名义从事招揽客户等非法行为的,我司将保留追究法...
  • 铁汉山艺环境建设有限公司-变更(备案)通知书
    变更(备案)通知书 21701002895 铁汉山艺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我局已于二〇一七年十二月五日对你企业申请的(名称)变更予以核准;对你企业的(章程)予以备案,具体核准变更(备案)事项如下: 章程备案 变更前名称:深圳市山艺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变更后名称:铁汉山艺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税务部门重要提示:如您在国税使用防伪税控系统开具增值税...
  • 爱淘苗首届北方供需双方用户交流会圆满落幕,小伙伴们,速来围观!
    大好春光的五月间,爱淘苗北方供需双方高端用户交流会终于圆满的落下帷幕。会议当天共有70多家园林企业与多位行业内实力大咖参会,其中包括多家上市企业及一级园林企业。会议当天,现场高朋满座,行业翘楚济济一堂,带来了2017年新的战略采购需求和优质品种介绍。 特邀嘉宾 《中国花卉报》社园林苗木部副主任 马强 河南省景观规划设计院院长 宋彦峰 河...
  • 岭南采购改革迈出关键一步 在线采购即将全面启动
    10月18日—10月25日,爱淘苗受岭南园林股份有限公司邀请,前往岭南园林的安徽阜阳、界首以及贵州毕节项目部进行爱淘苗采购流程交流及系统操作培训和实操辅导,岭南园林工程管理中心副总经理王欣国、爱淘苗客户运营部总监杨清梅一行出席了此次交流。 为实现各项目部全面推进线上采购,岭南园林选取了安徽阜阳、界首和贵州毕节的三个重点项目作为推广使用...
  • 从北京星河园林看苗木企业的成功之道
    说起北京星河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在北方苗木界颇有名气,去年9月12日-13日北京星河园林和爱淘苗共同举办了“苗木产业标准化研讨会”,邀请了众多行业同仁一同参观了星河位于河北易县的苗圃。苗木种植之整齐,规范化程度之高,在行业同仁中赢得了广泛赞誉。 但与会的不少行业同仁质疑,这样大规模的规范化苗圃从种植到养护成本巨大...
  • 工程验收的痛终于有人懂!
    说起工程验收,可能每个园林工程公司都有各自的辛酸血泪史。因为工程验收流程的繁琐复杂实在让供需双方都倍感煎熬,想找茬儿的没证据,想爱的留不住,颇有同感的您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些状况是不是您也会遇到: 1.验收结论反馈不及时,埋下争议隐患 当供应商按照订单要求把苗木分批送到采购方项目部后,由项目部安排人员进行验收,验收人员会将初步验收结果备注在供应商送...
  • 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苗木经纪人的出路在哪里?
    4月25日,浙江嵊州市的一位著名苗木经纪人姚总来爱淘苗拜访交流,一边喝茶一边聊互联网和大数据对园林行业、对苗木业的影响。大家对爱淘苗让苗木采购方少花钱、让苗木生产方多赚钱的作用深信不疑,但对苗木经纪人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多挣钱的看法却不尽相同。那么苗木经纪人在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今天,下一步到底该如何走呢? 先讲个小故事。1894年,在马车还是...
  • 园林工程公司的苗木采购困境及解决方案
    园林工程公司的苗木采购困境及解决方案 作为在园林上市公司分管过采购的高管,我亲眼看到和切身体会到的是不光卖苗难,买苗也难。 新常态下,传统的园林工程量增速下滑,尤其原来业务量较大的华东、华南区域新开工工程量下滑明显,行业集中度逐渐在提高。而在大家印象中过去欠发达的西南、西北区域新增业务量巨大,许多园林一级企业、上市公司离开自己的舒适区,被迫在远...
  • 您为什么总是中不了标?
    身为供应心真累 频频报价总被废 他人中标心欢喜 我未中标巨疲惫…… 哎,每报一次价, 就感觉身体被掏空一次 感到这个世界对我满满的恶意 哪怕用尽洪荒之力也中不了 不会再爱了! 什么破采购单,再也不去报价了!哼! 让我找原因时,我已经开始慌了 未中标时,身为供应商的您心里是否也是这样的反复纠结,总在价...

传统苗木产业能否搭上“大数据”这班车?

来源:爱淘苗电商平台微信公众号发布时间:2016-08-16 16:12:17点击次数:656

王东斌

爱淘苗副总经理

1996年考入北京大学计算机系,2000年保送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是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曾任职于招商银行总部,在数据分析领域有10余年的工作经验。现在负责爱淘苗的苗木行业大数据分析处理及运营管理工作。

大数据是这两年非常热门的词汇,虽然大多数人并不深入了解大数据技术本身,但都知道大数据是“好东西”,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苗木行业目前正处于低谷,整个行业对大数据也从最初朦胧的憧憬演变成了真切的渴望,大家迫切希望通过大数据能够了解苗木库存、了解市场价格,指导自己的苗木种植和销售,摆脱生产的盲目性和同质化,减轻市场的无序竞争。但现实情况是——虽然也有业内人士提出了种种关于苗木大数据的宏伟蓝图——苗木大数据始终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问题出在哪里呢? 我想除了苗木行业信息化基础比较薄弱的客观因素外,人们的一些传统做法和错误观念是主要原因。我们试着分析一下苗木行业使用数据的现状。

数据怎么产生

一:我们有多少数据

首先必须得承认,苗木行业目前的总体信息化程度比较低,使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的企业凤毛麟角,这从根源上导致苗木数据的缺乏。没有权威的数据源,大量的数据都在人的头脑中,靠手工记录。即使是一些大型的苗木交易市场,也没有相应的数据采集和存储的系统。笔者作为一名“跨界”而来的苗木人,对苗木行业的总产值这个数据就听到了几种不同的说法,而且相去甚远。这从侧面印证了苗木行业原始数据缺失的现状。

二:谁来给出数据

显然,苗木经纪人是目前这个行业最主要的数据提供者。 苗木行业中大量存在的是中小种植户,他们没有管理经验,也缺乏对市场的认知,能对外提供的数据是有限的。 而经纪人贴近市场,思维活跃,了解当地市场供求,能够主动联系上下游来收集信息。这个市场上流传的各种关于苗木库存、价格、质量的数据多半产生于经纪人。而本应在苗木数据方面发挥作用的各地苗木市场,并没有在苗木数据的收集和传播上发挥主导作用,他们搭了舞台,可唱戏的还是商户和经纪人。

三:能给出什么数据

这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问题。现在市场上流传的数据都不是“市场交易”产生的数据,而是通过”询价“产生的数据,这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就以价格为例,我们能获得都是报价,很难获得市场成交价格。

1.有时对于交易双方而言,真实市场成交价格属于商业秘密。

2.我们还没有一个能够记录市场成交价格的系统和机制,所以只能用报价来代替。而报价并非真正的市场价格,对市场指向会产生偏差。

首先,有些供应商不愿意接受询价。如果仅仅为了解市场行情向供应商询价,时间久了,供应商报价的积极性会大大降低,“你也不买我的苗,我为什么要告诉你价格呢”?其次,报价会存在一定的水分。做生意的都知道,在不确认成交可能性的情况下,不可能别人一问给个底价出来;再次,报价会因人而异,而且有时差异较大,严重偏离市场。由于人脉关系、熟悉程度、信任度的不同,供应商往往会报不同的价格,而这种不同不能反映真实的市场行情;最后,报价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会被少数人用来操纵市场。比如,在信息化程度和人员素质都很高的金融领域,人为操纵报价的情况都时有发生。因为报价一旦与交易分离,缺少了真实交易的约束,报价者不再需要为自己的报价负责,很容易被少数人操控。

数据怎么收集

目前苗木行业数据收集大体有这么几种方式:

一:苗木经纪人之间的口口相传

通过电话、微信、QQ等手段互相了解行情信息,这种方式下,数据收集的终点就是每个经纪人,他们利用这些数据做自己的生意。数据是分散的,很难提高整个行业的数据化水平。

二:通过大规模的市场普查

在苗木行业,曾有企业试图通过一次性的、全面的苗木市场普查,收集全国的苗木数据,形成一个完整的苗木数据库。愿望虽然是好的,但这种做法无异于“刻舟求剑”。苗木在生长、企业有存亡、市场在变化,数据收集完毕后,马上就变成了“过时”的数据。而且这种方法投入巨大,大多数园林苗木企业和机构很难承受。

三:定期收集填报的方式

目前一些苗木企业、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通过定期向供应商、经纪人发布询价单进行填报,然后收集整理,形成自己的苗木行情数据。这种方法缺陷也比较明显,第一,填报者的积极性不高,填写随意,导致数据质量不高;第二,能够获取的市场信息有限。一个企业、一个部门或一个协会能够接触的供应商毕竟有限,得到的信息未必能够反映真实市场行情;第三,这种方式获得数据的时效性比较差。发布、填报、收集、整理一整套流程下来,可能市场行情已经发生了的变化,数据不再适用。举个例子,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就是一个定期收集数据的典型例子。CPI靠发动全国成千上万的价格调查员采集价格,然后后台统计计算,定期发布。它是国家层面的统一行动,按道理这个体系已经非常成熟了。但是CPI的准确性如何呢?大家把CPI和自己的日常消费比较一下就知道了。

数据怎么用

目前苗木行业的信息传播相对封闭,传播范围比较小,还不能对整个行业提升带来影响。前面讲过经纪人掌握了这个行业的大部分信息,他们要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进行市场交易、赚取差价,因此从本能上不愿公开信息。这当然是可以理解的,也无可厚非。但对整个行业来说,其局限性却是非常明显的,因为经纪人只了解一定区域内的价格,其资源相对有限。信息传播范围决定了市场供需能够匹配的范围。当市场出现供求出现变化时,无法及时从其它区域获得资源匹配,极易造成区域苗木价格暴涨暴跌。

而政府、苗木行业协会在数据发布使用上,虽然也做了很多工作,但由于不参与市场交易、缺乏必要的系统支持,导致其发布的数据时效性差、过于宏观、对实际苗木从业者指导性不强。

如何破解

简单一句话,苗木大数据的发展出路在于平台化运营。

通过平台对接供应商和采购商,让交易双方在平台进行交易,进而获取真实的苗木行情数据,在保护交易者个体商业机密的情况下,提供大数据分析结果,用数据说话,提升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有人可能会说:你是搞苗木电商平台的,当然会这么讲。其实我讲的平台并非特指“电商平台”,线下苗木交易市场也是“平台”,但它必须有平台化运营的思维,能够充分发挥平台的作用才可以。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平台化思维以及操作可行性。

相比线下交易市场,线上电商平台在数据处理方面有着天然优势。比如淘宝网,它就是通过交易把很多的商品价格完全透明化了,电商平台上某些产品的价格已经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基准”。当你想了解一种商品的价格,去淘宝、天猫查一下就可以了。据说现在连统计部门采集CPI价格数据时都增加了电商平台的渠道。

通过平台,前面提到的苗木数据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一:数据产生

在平台上,真正掌控苗木资源的人成为了数据“生产者“,他们会基于交易的需要和自己的利益诉求主动的提供数据。 这里当然也包括经纪人。因为中小苗圃不具备平台交易的能力,经纪人可以利用自己的特长,将自己掌控的苗木资源对外发布,替中小苗圃在平台交易。这其实与经纪人在线下替中小苗圃卖苗并没有本质的差别,唯一的差别是原来经纪人只做数据“收集者”,现在还充当了“生产者”的角色。

在平台上,供应商为了促成交易,为了自己利益最大化,报价会趋于理性。交易双方通过市场竞争形成交易,这个交易就是市场的真实价格。

二:数据收集

平台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自动收集数据,不需要用户进行任何额外工作,这个过程用户甚至觉察不到。用户做完了自己的业务,系统也就完成的了数据收集的工作。数据只能是用户业务活动的副产品,而不能把数据收集变成一个独立的业务活动 ,成为用户的一个负担。 如果海量数据收集还需要用户做“海量”工作,那大数据也就没有意义了。

三:数据使用

在数据快速收集的基础上,平台也就自然而然能够解决数据时效性的问题。平台可以及时发布各种苗木数据分析结果,让大家了解苗木行业的真实情况,调整自己的经营方向。平台会充分保护交易者的个人商业机密数据,不会分析、更不会披露个人的数据。因为大数据是在海量数据的基础上分析大格局、大趋势、大市场,针对个体的分析是没有意义的,那不属于大数据分析范畴。

正因为平台优势可以很好的解决现在苗木大数据发展的障碍,我们坚信苗木电商平台一定会成为苗木大数据发展的基石。但大数据的体系建设需要过程,尤其是很多基础性工作需要踏踏实实做好,比如:苗木标准化、交易规范化等问题。爱淘苗愿意和业内有识之士一起携手并进,共同为行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分享到: